智慧点心坊: 点亮和滋养心灵!

Wisdom Snack: Igniting & nourishing the soul!原创心灵驿站!

Susan Cain: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内向者的力量

卢小英/文 来自智慧点心坊(www.wisdomsnack.com)

这确实意味着独处很重要,对于一些人来说,独处是他们呼吸的空气。
it does mean that solitude matters and that for some people it is the air that they breathe.

                                                                  —苏珊·凯恩(Susan Cain)

在当今的年代,“内向”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人们经常会把它与“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不和群”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反过来外向和爱交际则通常作为优点而备受推崇。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喜欢安静和独处。一个人散步、看书、思考、书写,都是我很享受的事情。对我来说,每日有一小段时间的独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爱家人和朋友,也喜欢参加一些团体活动,但是如果很多天没有独处的时光,我会感到有些身心疲惫和烦躁。曾有一日,实在忍不住了,就在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张纸,写着:“我要独处! Leave me alone!” 昭告家人,我要一个人呆着。

虽然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能接纳自己,但是心底对于自己这种个性还是会隐隐约约地有些不安,甚至有那么一丝丝地羞愧感。当我看完美国作家苏珊·凯恩(Susan Cain)的名为”内向者的力量”(The power of introverts)的TED演讲,除了深深共鸣之余,也对于内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什么是内向?

内向并不是人们常以为的害羞,害羞是对于社会评价的一种恐惧。苏珊认为一个人内向还是外向主要的区别在于如何对刺激(stimulation)做出回应。外向者渴求大量的鼓舞和激励,而内向者却在处于更安静和低调的环境中时,才精力最充沛,能力最强。要使一个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天赋,最好是让他处于最适合的刺激区域状态(the zone of stimulation) 。

对内向者的偏见

但是现代社会却对内向有偏见,具体体现为最重要的社会机构都是为外向者而设计,例如学校和工作单位。老师喜欢外向的学生,而那些喜欢独处或是喜欢一个人做事的学生常常被视为异类;很多人在开放的空间工作,经常要受到同事的干扰,团队工作被视为是最主要的工作方式。

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人是内向者,这意味着每两个或是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内向的人。这些人经常要违背自己真实的感受,去屈服于这种偏见,把内向当做一种缺点,努力让自己去适应外向者的角色。苏珊以自己为例,她曾经违背了自己喜欢安静和内向的个性,去做了华尔街的一名律师,而不是一直想成为的作家。 这种内向者的屈服,在她看来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一种损失。

内向的独特作用

内向的领导者在管理积极主动的下属时,容易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而外向的领导者则容易在很多事情上打上自己的印记,那么其他人的创意就很不容易受到重视。历史上很多具有改革能力的领导者都是内向的人,比如甘地和埃莉诺·罗斯福。

在创意和创造力方面,内向性尤其重要。心理学家在研究那些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时候,发现这些人有着很明显的偏内向的痕迹。这是因为独处对于创造力至关重要。比如达尔文会拒绝了晚餐派对,自己一个人在小树林里漫步。

而那些探索生命奥秘的圣人先哲们—佛陀、耶稣、穆罕默德,都会独自到大自然旷野中独处,等他们有了深刻的顿悟后,又回到人群中,把他们领悟到的传播给大众。

之所以需要独处,是因为当一组人在一起的时候,人很容易就本能地模仿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很难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很早前的一本书《乌合之众》,里面就有很多传神的描述。

内向和外向的平衡

苏珊再三强调,她不是反对社交、团队合作,也不是反对外向者,事实上她的丈夫和很多朋友就是外向者;她的意思是,就像阴和阳需要平衡,整个社会文化也需要内向和外向的平衡。

但是我想说的是,越给内向者自由让他们做自己,他们就越可能想出解决问题的独特办法。
But I am saying that the more freedom that we give introverts to be themselves, the more likely that they are to come up with their own uniqu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她花了七年时间,写了有关内向者的一本书。在那段时间里,她处于一种喜悦的状态,因为可以:

我阅读、我书写、我思考、我做研究。
I was reading, I was writing, I was thinking, I was researching.

听到这里,我不由脱口而出:“Me too ! 我也是啦,我也好喜欢这个过程。”

演讲最后她告诉内向者:

世界需要你们,也需要你们所带的东西。
the world needs you and it needs the things you carry.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是个内向者,请相信自己独特个性所带来的天赋;如果你是个外向者,那么身边亲朋好友中,肯定也会有一些内向者,请你理解他们对于独处和安静的需要。我在这个演讲下面,看到一个母亲的留言,她那13岁的女儿是个内向者,而她是个外向者。她一直努力想让女儿外向些,这个演讲让她意识到让女儿做自己是多么重要。

我的母亲是个外向者,退休后,在家里基本是呆不住的,她每天有很多活动,打太极、打门球、搓竞技麻将,还常去比赛;而我的父亲个内向者,他喜欢钓鱼、看书,偶尔和朋友聚会一下,大多数时间是呆在家里。姐姐认为父亲要向母亲学习,多出去和人聊聊天。我现在倒是蛮能理解父亲的,这种生活是他所需要的,所以去年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一套《金庸全集》和二月河的一套帝王系列。呵呵!当我拿出两大箱书的时候,姐姐傻了眼。

当然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内向者和外向者。内向者在某些场合,让人觉得颇为外向,比如苏珊的演讲就颇为生动有趣,热情洋溢,如果她不说自己是内向者,我会觉得她是个颇为外向的人。而我在有些亲人和朋友面前,也会变得很呱噪,容易滔滔不绝讲很多话。

你呢?你是个内向者还是外向者?

 

以下是这个演讲,你也可以到TED观看,那里有很多有意思的留言。如果你还想多了解一下苏珊,可以到她的网站溜达一下。

含中英文双语字幕的视频,感谢网友珞珈小鬼的推荐,以及kevinshown在优酷的分享

image © ALA

延伸阅读

          

本文为小英TED笔记#2

*TED是一个会议的名称,是由英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组成。在这个会议上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聪明、有趣、有智慧的人,用演讲的方式分享对于世界、人生的看法和体悟,是一桌不断有新菜供应的思想智慧盛宴。

TED笔记 一栏,主要用来记录和分享我最喜欢和受启发的TED演讲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喜欢这份TED笔记,请顺手点击“喜欢”;也欢迎你把它通过QQ空间、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等与朋友分享(按钮见下面);关注智慧点心坊的微博或是邮件订阅,都可以让你及时获得文章和笔记更新的消息。你的每一份支持都对小英弥足珍贵,谢谢你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snack.com/890.html

Category: TED笔记
Tag: , ,
  • 肉丝在哪里 says:

    想起了小琦和祥哥~

    2012 年 07 月 13 日 at 10:14
  • Aaron1199 says:

    谢谢推荐这个视频,很棒,学到了很多。也推荐一本书作补充阅读,叫《内向者优势》(),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写的,她也是一位内向者,她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细致地分析了内向者的特点,优势和策略,这本书得到了美国心理学会的推荐,非常出彩,可以帮助内向者们进一步认识自己,自我悦纳和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2013 年 02 月 06 日 at 16:55
    •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says:

      Aaron,谢谢你的推荐。是一本好书,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看。另外Susan也写了书的,你有兴趣的话,不妨也看一下。

      2013 年 02 月 08 日 at 09:03
  •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says:

    内向者却在处于更安静和低调的环境中时,才精力最充沛,能力最强!Me too~ 知音难觅 。。

    2013 年 03 月 29 日 at 13:54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Protected by WP Anti Sp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