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点心坊: 点亮和滋养心灵!

Wisdom Snack: Igniting & nourishing the soul!原创心灵驿站!

#107 The Five Love Languages 爱的五种语言 (下)

#107 The Five Love Languages 爱的五种语言 (上)

6. 爱是提出请求,而非要求

爱是提出请求,而非要求。若我要求我的配偶,我就变成了父亲或母亲,而她则成了孩子。
Love makes requests, not demands. When I demand things from my spouse, I become a parent and she the child.

提出请求肯定了对方的价值和能力,并允许其有选择的权利,是一种引导;而提出要求,会让对方觉得被贬低,被胁迫,哪怕最后依从了要求,也不太可能是爱的表示,而是为惧怕、愧疚等情绪所驱动。

对于越亲密的人,我们常常说话反而越不客气,但这样做会抹去关系的亲密性。

“今天我整理了一天的房间,你只洗一下碗会累着呀?”
“我有些累了,你可不可以帮我洗一下碗?”
这两句话给人的感觉是不是很不同?

7. 不要急着给建议

如果伴侣向你谈论工作中的烦心事,你会怎么做呢?很多人容易做的是听完问题,马上提供解决之道,书中的Patrik就是这么做的。下一次,他妻子又述说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他又提出建议。如此几次下来,他感到恼怒了,因为妻子根本就没有采取自己的建议,却一直不停向自己倾诉。他直接告诉妻子,由于她不听自己的劝告,以后不想听她唠叨了。

离婚后,他才明白,原来妻子要的是一种带着同理心的倾听,希望他通过倾听能了解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那种压力、紧张和伤痛,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Chapman把这种称为“精心会话”,是精心时刻的一种形式:

关于精心的会话,我是指具有同理心的对话:两个人在友善、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分享他们的经验、思想、感觉和愿望。
By quality conversation, I mean sympathetic dialogue where two individuals are sharing their experiences, thoughts, feelings, and desires in a friendly, uninterrupted context.

大多数人不善于倾听,Chapman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方法:(1) 保持眼光接触,(2)不做别的事情,(3)注意观察对方情绪和肢体语言以明白对方的感受,(4) 不要打断对方。最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有研究显示“一般人听人说话,只过了17秒钟,就会插嘴、发表自己的意见。”

意见有时候是需要的,但是要在对方要求的前提下,以一种不带优越感的方式提出。

8. 把自己当做礼物

有一种礼物很特殊,那就是出席对伴侣来说特别重要的场合,这种“在场”对于以“接受礼物”为主要爱语的人来说,是最动人的礼物。让我想到一首歌《I’ll be there》。

无论何时你需要我
whenever you need me,
我都会来到你身旁
I’ll be there

这是多么贴心的爱呀!

但是相反,如果“在场”缺失,会很容易让在乎的人感觉不到爱,并耿耿于怀。书里有个丈夫在妻子生产后,急着去告诉自己的垒球队友,这成为妻子心中的痛,在孩子15岁的时候,还常说其爱打球胜过爱自己。

9. 打破角色的刻板印象

读书时曾碰到过一个西安来的男生,他向我抱怨吃不惯学校食堂的港式菜。我建议他可以在宿舍的公用厨房自己做饭吃。结果他一脸的吃惊,仿佛受了侮辱:“男人怎么能做饭呢?”

很多人对于男女性别角色有刻板印象。这种印象主要受父母以及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伴侣主要的爱语,需要我们去做一些似乎不符合原本的性别角色印象时,该怎么办?
比如,在丈夫原生家庭里都是妈妈干家务活,他会觉得妻子做家务是理所当然;可是如果妻子的主要爱语是“服务的行动”,而丈夫从不做家务,那么她会感觉不到爱。

Chapman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检查并拆除相信了多年的刻板印象,以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比如这个丈夫开始帮助妻子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刚开始这样做时会很不容易,但是能大大促进两人间的和谐,最终的回报还是值得的。

10.“当我们没有感受到爱,并不等于爱不在身边”

这是爱情博士黄维仁所说的话,也是我看完这本书的一大感受。当我们了解了这五种爱的语言,就会明白:很多时候,身边的人一直在用我们以前听不懂的爱的外语,深深地爱着我们。一旦我们知道了这一点,爱就能被接受到。

结束语

本书的中英文版都非常浅显易读,没有什么深奥的心理学词汇。里面的道理简单得如常识,但是使用起来却颇具效果。这本书还有亲子版《儿童爱之语》、单身版《单身爱之语》。

我刚重温完这本书,就收到了Oprah LifeClass的电子通讯,得知Oprah正请本书的作者Chapman来谈论爱的语言。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荣格所提到过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

关于中文版

笔记中本书的引言中文翻译来自简体中文译本《爱的五种语言》。

如果还想有进一步了解,可以参阅Chapman所写的爱的语言的系列书籍:

       

延伸阅读

如果你喜欢这本书的笔记,那么你可能也会喜欢以下文章

相关资料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你邮件订阅,关注智慧点心坊的微博(新浪腾讯)和豆瓣,或是请小英吃饭

版权声明: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转载请注明以下信息
卢小英/文 来自智慧点心坊 (www.wisdomsnack.com)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snack.com/1558.html

Tag: , ,
  • 大豆牛 says:

    理解这种表达上的区别,才能真正放开视角,理解对方。 我和老公之间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不同物种,猫狗语言不通。 不过形式不重要,猫狗都可爱。 有趣的事,我却经常反过来调和父母或者公婆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往往是出自于只能从自己的需求去付出或者期待,而忽视了对方本身的性格特质和表达方式。

    2013 年 03 月 03 日 at 22:57
    •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says:

      “我们是不同物种,猫狗语言不通。 不过形式不重要,猫狗都可爱。” 贴切的比喻。你能做到”调和父母或者公婆之间的矛盾”这点实属不易呀 !

      2013 年 03 月 04 日 at 19:53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

Protected by WP Anti Sp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