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按:和一个朋友讨论两性关系,突然想起这篇旧文来了,贴在这里当是一种体验的分享。此文以妙妙英的网名写于2009年情人节,时隔几年重读对自己仍有一种提醒作用。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
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 “倾听”。
——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
07年热播的电视剧《金婚》主要讲述了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 蒋雯丽饰演的年轻漂亮的小学语文老师文丽和张国立饰演的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的,横跨了50年的婚姻历程。此剧在观众中反响很大。很多人感动,甚至向往能有这样的婚姻生活。媒体用“一个和谐婚姻范本”来形容这部戏。冲着这个名字,我泛泛的看了几集,感觉到却是两个字:无奈。整个这两人的婚姻历程,争吵始终贯穿其中,感觉不到和谐和幸福。每次争吵后,彼此间不是更加了解对方,而是多了一层隔膜。
50年来,双方并没有在这段婚姻中得到成长,而是迫于外在环境而不得不在一起的无奈。这样的“金婚”含金量不高,只有数量没有质量,难怪在豆瓣上有网友发出:“这样的金婚不是我想要的 ” 感叹。如果以双人舞来形容夫妻关系,显然文丽和佟志跳得很笨拙,以自己的方式固执的跳着,各自心中储存了不少的委屈和埋怨,并且不知道自己在不停地伤害着对方。我觉得一开始,并不是他们心中没有爱,而是不懂得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结果长期下去,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
那么爱该怎么表达呢?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里说: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金婚》中有一集,佟志下班后回家,文丽在旁边不停地和他讲东家长,西家短,佟志拿着报纸看,很不耐烦的听着,最后为了逃避文丽的唠叨,索性跑到卫生间。文丽说:不说我难受。在最后一集,两人为金婚穿什么衣服吵的时候,文丽背对着佟志坐着,恨恨地说:“我跟他受了一辈子的苦。” 全程两人没有眼神和肢体的接触。记得有一个电视公益广告,爸爸妈妈和小男孩都在家里。小孩的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上网。小孩子一个人孤独地和他的玩具玩,他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没有人理他,于是说出一句:“ 爸爸妈妈花点时间陪我啦。”这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于关注的呐喊,对于爱的渴求,何尝不是文丽的呐喊呢?
现代人的注意力不可思议的分散,很多时候,和家人或爱人在一起的时候,注意力全然被电视和电脑占据,或是忙着打电话干别的事。虽然大家空间上是在一起,但是心灵上并未有交流。
很多心理学家和婚姻辅导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美国婚姻辅导师盖瑞.柴普曼(Gary Chapman)在他的畅销书《爱的五种语言》,把“精心的时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爱之语。 他说:
精心时刻之意义,并非指我们必须用所有共处的时间,凝视着对方;而应该是说,两人同心一起做些什么,并且给予对方全部的注意力。所参与的那项活动,其实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情感上与对方共度的注意力交集时刻。而活动只是创造那种同在一起的感觉之工具罢了。在那个时刻,是给予某人你全部的注意力。
类似的,台湾心理学家张怡筠也在她提出的爱情保鲜秘方中把“Attention”即“全神贯注”列为首位重要。
斯科特·派克同时又指出:
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关于“倾听”,《当下的力量》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儿有一段很精辟的阐述:
当你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要仅用你的大脑去聆听,还要用你的整个身体去聆听。在聆听的时候去感受你内在身体的能量场。这会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带走,并创造一个真正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予其他人空间——存在的空间。这是你可以给别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别人说话,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思维所占据。他们赋予自己思维的注意力比赋予别人说话内容的注意力要多得多,而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别人话语和思维之下的存在,却丝毫也未留意。当然,你只能通过自己的存在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存在的。这体现的就是合一,就是爱的开始。在存在更深的层面上,你与万物是合一的。
大部分的人际关系主要由思维组成,而不是由人类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一组成。在这种方式下,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这就是为什么在人际关系中有如此多的冲突的原因。当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时,冲突、斗争和麻烦就是不可避免的。与你的内在身体相联结并创造一个纯净的无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心理专栏作家、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他的博客上摘录了这些话,并称之为“倾听的艺术”,认为是他看到的关于倾听的最好的一段话,他把这个应用于心理咨询中。
“倾听”具有医治的功能。人内心深处的爱通过倾听得以唤醒,给予和接受,心灵的创口因为爱得以愈合。旅美临床心理学家,婚姻问题专家,“爱情博士”黄维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深深体会到,“愛”是所有心灵医治中最关键的要素,而医治亲密关系、使两颗心能重新紧密相依的要诀,在于两句话:“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这亦是他在近年来在大陆进行“亲密之旅—爱家婚恋情商自我成长课程培训”的精髓。我有幸参加过07年年尾的这个课程的第一期,受益良多。在课程中,黄维仁老师教了我们许多沟通的方法。其中有个 “存款练习”,就是面对面,手拉手,眼睛看着彼此,一方表达感激与感谢,而另一方专心领受来自对方的赞赏与感激。这个练习很简单,却是有莫大的威力,很多学员在做的时候感动的哭了。我感觉到做的时候,外在坚硬的面具被卸下,双方的心打开了,两人内心的深处得到了联结和合一,爱得以流动,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我很喜欢的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觉得心理咨询师有三种人生境界。她说到达第三种境界的,“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在我心目中,黄维仁老师就是这样。每当学员发言的时候,他会非常专注的看着你,他的目光,悲悯的没有偏见。在他录制的两期《心理访谈》中,可以看到他“倾听”的样子,尤其是他注视对方的眼神。他的身上散发出淡淡的无形之爱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我想他本人就是对:“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了吧。
我在慢慢的练习“关注”和“倾听”,在每个生活的角落里。早上遇到熟人,问候的时候会注视着对方,而不只是语言的传递;朋友打电话来述说烦恼的时候,留心聆听,而不是迫不及待给上一大堆的意见和建议;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放下手上的事,认真听他们唠叨叮咛,留意他们的未尽之语,想象他们的样子,而不是一边“嗯嗯“敷衍着,一边做其他事。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尽量目光在他身上,而不是不是看书,就是上网,或想自己的事。而写下这些文字,无非是提醒自己去做。
今天你关注了吗? 你倾听了吗?
image © mozzercork
相关资料:
1. 亲密之旅宣传片
2. 黄维仁博士的书:
3. 爱情心理学:更多点击这里
版权声明:文章均为卢小英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snack.com/1006.html